Blog AD

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

基隆河錫口舊社 ~ 松山地區發展的故事

台北往基隆必經之地-松山,舊稱錫口。原為凱達格蘭族麻里錫口社(語意河流彎曲處),在現饒河街接八德路四段一帶。經四百年的變化,由社改庄街,被稱小蘇州。日治年間由台北州七星郡轄管,將錫口改名松山,戰後編入台北市松山區。
早在17世紀,基隆河受西班牙人及荷蘭人暢行船運時,錫口已是商易中繼口岸。在明朝末期1647年的荷蘭統治人口資料錫口社52180人。到清朝領台初期雍正年間,劃入淡水廳大佳臘堡地。泉州安溪漢移民大量湧入社地開發。乾隆18(1753)迎請海神湄州媽祖,創建慈佑宮,而錫口港街逐漸形成。

嘉慶初年,因原漢族群不合,迫使錫口社人移往上游汐止樟樹灣另立新社。百年前日本人類學者伊能嘉矩調查,記錄社老一段口述:最初我們錫口社住在錫口街附近,平日入山打鹿,伐樹燒木炭以及養牛為生計。但是住在附近的漢人,常來掠奪牛隻,甚至把我們蕃人毆打致死,我們社蕃不堪他們的暴虐,在一百年前全部離開故鄉,移居樟樹灣。
到嘉慶17(1812),台北通噶瑪蘭廳(宜蘭)官道暢通,經錫口街,官府設舖遞站,派駐舖司一名,舖兵四名,也設錫口溪渡;民渡船一艘,由錫口起至暖暖止,往來行人走東岸或西岸,或坐駁船,視天之晴雨,水之大小為準。而當時錫口街往南港處設有座木橋過溪溝。道光八年,淡水廳同知李慎彝和錫口街總理杜振榮等捐自貲砌建石橋,道光十二年再重修。
同治五年(1866)5月,英國旅行家柯靈烏(C.Collingwood),在基隆河搭船上溯經錫口有段精彩描述:舢板在一道曲折的彎流緩慢前進,穿過一處異常美麗的鄉野。山巒的高度已變,岸邊長滿草木與綠色的水稻田,而眼前一座長而成層的山突然聳起。我們逐漸接近,在山之前的錫口靠泊。錫口類似沿岸的其他城鎮,但街道比艋舺和滬尾寬。住民在這個比較隱蔽的市鎮,生活並未更簡單原始。當我們穿過街道,後面總會尾隨著群眾傳出吵雜聲,有些人大膽的趨前,其中一位還大嗓門,擺姿勢,煽動其他人試圖阻止我們,跟旅行路上的其他鎮一樣,「番仔」的聲音不時聽到。

當時的錫口庄街,慈佑宮一帶俗稱頂街最為熱鬧,尤其是慈佑宮到渡船口,船隻經駛基隆河至此卸貨,再運送至附近地區。而下街(現饒河街)是淡蘭官道必經之路,在東面有草店仔(現八德路四段829巷口一帶),搭蓋有草寮店舖數間,南面有興雅,西面有嘉慶初年李太和所建的頂厝(現北寧路體專對面)、中厝(現健康路與忠孝西路四段交叉處之東北角)、尾厝(現民生國小南面)。東勢店仔(現八德路延吉街交會處)、三間仔(民生國中對面)有張家店厝,中崙、三角仔。西北面有牛車埔、里族(里族舊社地,現南松山撫遠街至民權大橋下南面),塔塔悠(塔塔攸舊社地,後來分為上塔攸、下塔攸,現民權大橋下北面莊敬里、西面精忠里含松山機場地,下塔攸由南安人許建總在明末清初娶社婦墾居。

到光緒十年(1884)清法戰爭在基隆開打,錫口人組團練民兵加入抗敵。光緒13(1887)台北至基隆火車鐵道開建,當第一輛火車騰雲號由台北城北門口出發行經中崙段(現市民大道),至編制正副司事員兩位的錫口火車票房(現松山火車站),不但為錫口地區帶來交通發達的新里程,同時也宣告基隆河運的沒落。從一張當年由大清台灣郵政局暫代火車票價的龍馬郵票,印蓋著「水轉腳至錫口五點」錢文。

光緒21(1895)台灣被割讓給日本,錫口民團首領務農出身的詹振,率領百位庄民,配合台北其他地區義民軍,展開長達兩年的抗日行動。從光緒2211日黎明率二百名部下襲佔錫口街,焚燬親日富豪陳春光住宅,襲鐵道部,斬日工人一名,傭人三名,致使在台北基隆間鐵路電訊完全中斷。後來台北日軍守備隊,以火車裝載大砲攻復錫口,詹振才率部撤離。到光緒235月,詹振率約6百位義軍由錫口南方後山庄集隊出戰,因攻台北城失敗,戰死在上埤頭。

錫口地區早期名人有陳宅仁考中清代貢生,及胞姪陳遺福自設書房開辦教育,在日治初期擔任錫口第二任區長。而地方公辦學校,創始於日治初期;1896年的錫口公學校(現松山國小),起先設在慈佑宮內,後徵地建學校教室。而交通建設也大有增進,如通往台北及基隆的八德路,通往大安區及景美區的基隆路。而信仰活動方面,昔日慈佑宮迎芸閣,由元宵起至農曆二月二日止,長達19天熱鬧。而產業方面在基隆河岸磚窯場密集生產,帶動台灣建築材料業興盛。

日治中期,民國9(1920),日人在台灣實施地方自治制度,推行市區改正,藉由將錫口改為現代式地名,用日本長官偏愛的故鄉名勝地,取名「松山」。至民國23(1933)松山飛行場興建,也擴大鐵道工場規模。民國27(1938)將松山分為上松山與下松山。
民國35年台灣光復後,政府重新規劃調整,將松山區編入台北院轄市其中一個行政區。至今的松山地區人口約21萬人,近年來隨著基隆河的整治,民生社區的興起,火車鐵路地下化,市民大道及捷運南港線通車,更加提供區民迅速便捷之生活品質,並帶動本區新工商業之蓬勃發展。

本文摘錄自 吳智慶先生著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